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20000噸甲基亞膦酸二乙酯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簡本公示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要求,結合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20000噸甲基亞膦酸二乙酯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該報告書向公眾公示如下信息。

1建設項目概況

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產業資本,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型企業,致力于發展綠色化工新材料。公司經過8年多的持續研發和3年中試裝置的建設和生產,開發出了甲基二氯膦及其相關產品的中試生產技術,突破了技術難度較高的甲基二氯膦生產工藝,以甲基二氯膦為起始原料,進而開發了甲基亞膦酸二乙酯、甲基亞膦酸單正丁酯、甲基亞膦酸單異丁酯、甲基丙醛基亞膦酸乙酯縮二乙醇(以下簡稱縮醛)和環膦酸酐等一系列新產品。

2012年---2016年,公司投資近2億元在武漢市經濟開發區新灘新區建設甲基亞膦酸二乙酯及相關產品項目,項目占地面積228畝,建設規模為2000t/a甲基亞膦酸二乙酯、3000t/a的甲基亞膦酸單正丁酯、1000t/a的縮醛、500t/a環膦酸酐、3500t/a的甲基二氯膦。該項目已取得了荊州市環保局批復,公司現已建成2000t/a甲基亞膦酸二乙酯、3000t/a的甲基亞膦酸單正丁酯和3500t/a的甲基二氯膦的生產線,并通過了項目(一期)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公司將原環評中1000t/a的縮醛的生產線不再投入建設,500t/a環膦酸酐的生產線作為待建工程后期進行建設。甲基亞膦酸二乙酯是生產草銨膦的核心中間體,由于目前國內草銨膦市場蓬勃發展,甲基亞膦酸二乙酯需求激增,目前產能嚴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為搶占市場先機,滿足市場需求,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奠定基礎,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新投資33806萬元,在公司現有廠區預留的待建地擴建年產20000噸甲基亞膦酸二乙酯。

2環境質量現狀

2.1大氣環境

評價區域SO2NO21小時平均濃度和SO2NO2PM1024小時平均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VOCs1小時平均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參照物標準限值要求,評價區域總體環境空氣質量較良好。

2.2地表水環境

由監測數據及評價結果可知,東荊河水體各監測斷面各項監測因子監測值的單向標準指數均不大于1,說明其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類標準的要求,東荊河(洪湖段)評價河段現狀水質能達到相應水域功能要求。

2.3聲環境

監測結果表明,項目擬建廠界噪聲可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5-2008)中3類區標準,項目擬建地及周邊聲環境質量現狀良好。

2.4地下水環境

對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限值,本次調查范圍內的地下水濃度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標準規定的濃度限值。

2.5土壤環境

評價區域土壤中各監測因子的含量均未超標,各監測因子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據此分析,項目廠址區域土壤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表1三級標準。

3主要環境影響

3.1大氣環境影響

通過對本項目主要廢氣污染物的預測分析可知,本項目有組織廢氣正常排放情況下主導風下風向最大落地濃度較小,預測值均達到相關標準要求。事故工況下污染物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中污染物貢獻值明顯增加,因此,生產過程中應杜絕事故排放。

對于無組織排放廢氣,儲罐區環境防護距離為50m,中轉罐區環境防護距離為50m,二乙酯車間環境防護距離為50m,二氯膦車間環境防護距離為50m,污水處理站環境防護距離為100m,在項目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沒有集中的居民聚居地等環境敏感點。企業通過采取相應措施和加強管理盡量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同時應配合當地主管部門做好衛生防護范圍內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過相應的廢氣治理措施,項目排放的廢氣對周圍環境影響均較小。

3.2地表水環境影響

根據本報告書工程分析章節可知:外排廢水總排放量約90.8m3/d,二乙酯尾氣處理廢水、RTO焚燒爐煙氣處理廢水、車間清洗廢水、生活廢水及初期雨水經公司現有污水處理站預處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為COD 242mg/L、BOD5 58mg/L、SS 30mg/L、NH3-N 22mg/L、P 3.6mg/L。

本項目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之后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園區污水處理廠能夠接納本項目排放的廢水,項目廢水排放不會影響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項目廢水排放對納污水體環境質量影響很小。綜上所述,該項目營運期不會對周邊地表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3.3固體廢物影響

本項目產生的各種固體廢物全部得到有效的處理處置,處理率100%,而且實現了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采取相應處理處置措施,實現了廢物的再利用,在建設單位認真落實評價建議,釆取相應的防滲措施,日常生產過程中加強對固廢臨時堆放場所管理的基礎上,本項目所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影響較小。

3.4聲環境影響

通過預測結果可知,本項目為擴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廠界噪聲貢獻值與受到現有工程影響的邊界噪聲值疊加后的預測值在晝間為57.8~60.7dB(A),夜間為46.3~48.9dB(A),廠界噪聲預測值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的要求。

3.5地下水環境影響

預測結果表明:該項目在最不利的無防滲措施工況下,污染物(CODMn)泄露后滲入地下水后,擴散30年內對地下水最遠影響范圍為11m,擬建項目對周圍地下水環境影響范圍較小。同時,該項目貯存區、生產區、裝卸區、事故應急池池、污水處理裝置區等易發生泄露的場所地面均進行了防滲處理并按要求設置了集排水設施,因此,該項目對地下水的影響是微弱的。從地下水環境保護角度看,其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3.6施工期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廢氣污染物會給大氣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隨施工期完成后自動消失。施工噪聲超標排放,由于距離環境敏感點較遠,因而噪聲影響較小。廢水經過設立臨時沉淀池和格柵處理,消毒后排放,對環境影響較小。固廢通過當地環衛部門及時清運對環境不會造成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土地平整將會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應當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大雨、暴雨期大填大挖的前提下,項目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響較小,在環境承受能力范圍內。該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影響較小,且隨施工完畢而消失。

4公眾意見采納情況

根據公眾參與調查和網上公示的反饋情況,暫無人對本工程的建設持反對態度。大多數公眾認為本工程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希望,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落實環保措施,對廢水的排放加強監控,加強排污工程建設,希望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對于公眾擔憂的環境影響問題,以及提出的減緩環境不利影響的建議,建設單位應按本評價具體的防治措施予以落實。

5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本項目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33806萬元,環保投資2500萬元,占總投資的7.40%。該項目環境經濟損失主要為環保措施費用和環境質量損失,為一次性或短期環境經濟損失,可以通過項目實施產生的經濟效益來彌補損失,項目社會、經濟正效益均較明顯,符合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同步增長原則。該項目的建設將有利于公安經濟開發區及相關區域的發展,其產生的環境正效益是主要的、明顯的,而其負面效益是輕微的,是可以接受的。

6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為有效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有專職環境保護的管理機構和專職環境管理人員。主要負責項目施工期和運行期環境保護方面的檢測、日常監督、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以及協調和解決與環保部門和周圍公眾關系的環境管理工作。

本工程的施工采取招投標制,施工招標中對投標單位提出施工期間的環保要求,在施工設計文件中詳細說明施工期應注意的環保問題,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設計文件施工,特別是按環保設計要求施工。建設方在施工期間有專人負責環境監理管理工作,對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應嚴格檢查是否滿足環保要求,并不定期地對施工點進行監督抽查。環境監測站負責以全廠環保設施正常運行和廠界污染物監測為主要內容的監測項目。為切實搞好項目營運期污染物達標排放及總量控制達標,建設方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監測計劃以監視環保設施的運行。

經本項目工程分析特征和預測分析,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成后需新增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為:SO2 0.017t/a,NOx 8.237t/a,VOCs 0.353t/a

7環境影響結論

綜上所述,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20000噸甲基亞膦酸二乙酯改擴建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項目選址符合城鎮總體規劃,符合土地利用規劃、水功能區劃、區域空氣環境功能區劃、聲環境功能區劃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要求,滿足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政策的要求。投產后正常運行時各種污染物均能滿足排放濃度達標和總量指標達標的要求,對周圍環境和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影響較小。滿足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的要求,本項目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8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洪湖市一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武漢市經濟開發區洪湖新灘新區工業園

聯系人:成貞輝

聯系電話:0716-2088865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湖北荊州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地址:荊州市沙市區園林路29

郵編:434000

聯系人:劉開來

電話:0716-4082210

郵箱:54557578@163.com